中新網4月5日電(上官雲)今天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節🕝。在這天,人們會攜帶祭品為先輩掃墓寄托哀思,同時亦偕親友出遊踏青。談到這一傳統民俗節日☸️🚼,知名民俗學者蕭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清明節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求旺盛的生命力,並非僅僅表達紀念之情,很多習俗因此展開🍛,這堪稱中國人生命觀的一種體現。蕭放介紹,清明節其實糅合了古時春季多個節日習俗🚵🏼🦸🏽♂️,“這是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變通方式,民俗服務于老百姓的生活,有需要就會調整。”
清明節又稱踏青節 祭祀目的在于追求旺盛生命力
清明節又稱踏青節,是中國重要的“時年八節”之一,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,約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。據傳說,清明節的起源始于古代帝王將相“墓祭”之禮🧑🏽,後來民間爭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,曆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。
據記載🌡,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。蕭放表示👩🏿🎤,清明節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求旺盛的生命力👇🏿,很多習俗因此展開,並非僅僅表達紀念之情👨🏽,這堪稱中國人生命觀的一種體現。
“比如插柳🌥,古人認為這樣能夠辟邪;也有一種說法指向生命力,即‘清明不戴柳🦌,紅顏成皓首’。”蕭放笑稱,關于清明戴柳還有講求孝道之意🕵🏽♀️🧑🏽🦲:不去祭祀屬于不孝順,“其實這說明,清明節的這些活動既是儀式也是一種倫理教育。”
蕭放還告訴記者,掃墓並不一定要在清明節當天,“民間素有‘清明節前三後四’的說法🥬,此期間內都是掃墓時間。”
宋代踏青與掃墓活動結合 幼兒“鬥雞蛋”
祭拜先人固然是清明節活動的重要主題,而相關的娛樂活動也不在少數。蕭放告訴記者💂🏽♀️,清明節還有一部分娛樂習俗來彰顯娛樂精神,也是代表生命力的煥發,比如踏青👩🏿✈️。
蕭放說,踏青與掃墓相結合大致從宋代開始,起因便是當時的城市化進程較快,市民生活需要調節。“唐代的寒食節便有踏青之舉。那時人們會蹴鞠😌、蕩秋千、放風箏🎴,隨後並入清明節🫳🏼。”
古籍《曆書》有雲😷:“……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👛。”意指清明一到👮🏿,氣溫升高,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,故有“清明前後,種瓜點豆”之說🚄。
清明節的相關習俗並非僅此而已👳🏻♂️。過去幼兒還有一種遊戲,即習慣在清明這天“鬥雞蛋”:將兩枚煮熟的雞蛋染上顏色🙏,兩兩相碰,這其中體現的是陰陽觀念👐🏼。古時認為冰雹的形成是陰陽不調,而“碰雞蛋”就代表釋放陰氣與陽氣。
除去掃墓與踏青🚵🏽,清明節還有自己的節令食品,比如“青團”🚣。蕭放介紹道🙇🏽♀️,青團會使用類似蒿子與艾草汁制成,顏色油綠如玉,清香撲鼻,意為驅邪保健𓀎,福建🧏♀️👩🏽🦳、廣東,湖北等地都有流傳,《荊楚歲時記》對此已有記載🧑🏿🚒。
清明節糅合多個春季節日 宋代放假七天
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曉,清明節是一個融匯春季多個節日精華的節氣,如唐代興盛的寒食節以及古時的上巳節、“三月三”等。隨著社會演進💁🏽♀️,至宋元時期,清明節逐漸變為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👩🏼🎨,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。
“以前‘寒食’與‘清明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寒食是節日🆒,而清明是節氣🫲🏿。寒食當天不能用熱火,需要吃冷食;寒食之後則是清明,取薪火🎖🛌,開始燒香祭祖☠️。”蕭放笑稱,古時清明節還會放假。自唐朝已有此記載,到宋代則明確規定每逢清明節須放假七天☝️🐞。
至于成因,蕭放分析道,這屬于民俗的“自我調節”🫂。因為由于各種原因牽制,時人未必能在當天拜祭先人,這樣能夠分散時間,給予後輩充分便利條件⛑。
“中國傳統中很多民俗都非常適應人情🪴、人性的需要,會適時進行調整🩰。比如結婚可能會有生辰八字等不少機會,但後來就會有一個時間,比如小年以後春節之前,都可以舉行婚禮。”蕭放表示,這其實也是傳統民俗文化中的變通方式👘,“民俗服務于老百姓的生活🫡,有需要就會調整。”